嚴格的監督和嚴明的紀律歷來是我們黨的優勢。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根據歷史經驗指出:“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怎樣才能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呢?一靠理想,二靠紀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胡錦濤同志從防止黨員干部腐化變質、維護黨的純潔性的高度,再次重申了監督和紀律的極端重要性。
對于一個擁有8000萬黨員的大黨來說,嚴格的監督和嚴明的紀律是維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有力保證。如果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認真貫徹執行,我們黨就不可能有統一的意志,不可能有戰斗力;如果對中央三令五申的禁令和規章置若罔聞,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們這個黨就會被搞散,甚至喪失執政能力。
黨的紀律不允許任何特權和腐敗的存在。堅決懲治腐敗,就要嚴格執行黨的紀律,嚴格遵守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對違反紀律的行為必須嚴肅處理,堅決改變有的地方、部門和單位執行紀律失之于軟、失之于寬的狀況。只有做到紀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紀律沒有特權、執行紀律沒有例外,以權謀私、違紀違法等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被鏟除。
腐敗的本質是權錢交易,對權力進行有效監督,是反腐倡廉建設的核心內容。作為領導全國人民掌握政權并長期執政的黨,我們黨掌握著管理國家的權力。能否對權力加以有效的監督,直接關系黨的形象和威信,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的興衰成敗。近年來,一些消極腐敗現象之所以屢禁不止,有的甚至日趨嚴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沒有跟上。
因此,筑牢反腐防線,不僅要有嚴明的紀律,同時要有嚴格的監督,做到權力行使到哪里,監督就跟進到哪里,讓監督始終與權力同行,防止人民賦予的權力崗位化、崗位形成的權力個人化、個人掌握的權力商品化,確保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也是黨內監督的基礎。沒有廣泛的黨內民主,就不可能有健全的黨內監督與制約。筑牢反腐防線,就要強化黨內民主監督,加強普通黨員對黨員干部的監督,加強黨員干部對領導干部和領導班子的監督,加強領導班子成員對第一把手的監督和領導班子內部監督,防止由少數人專斷所導致的腐敗。
公開是監督的前提,知情是監督的保證。筑牢反腐防線,就要推進黨務公開,讓黨員、群眾全面了解和有序參與黨內事務,明確權力邊界,規范權力行為,防止權力濫用,確保權力始終在陽光下運行。
輿論監督是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徑。健全監督機制,不僅要強化自上而下、左右制約的監督,還要發揮輿論監督的積極作用,加強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筑牢反腐防線,就要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正確對待輿論監督、自覺接受輿論監督,創造條件、拓寬渠道方便群眾監督,培植反腐敗斗爭的深厚基礎。
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跳出歷史周期律”,再到《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90年來,監督和紀律始終是我們黨的制勝法寶。大力加強監督和嚴明紀律,更好地筑牢反腐防線,我們黨一定能夠解決好防腐拒變的歷史性課題,以自身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團結和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