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解決‘四風’問題,要標本兼治,既治標又治本。治標,就是要著力針對面上‘四風’問題的各種表現,該糾正的糾正,該禁止的禁止。治本,就是要查找產生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從理想信念、工作程序、體制機制等方面下功夫抑制不正之風。”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之初對全黨提出的明確要求。
當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入尾聲,習近平總書記為全黨布置的這一張作風答卷是否讓群眾滿意?在活動結束后,新問題新挑戰一定還會不斷涌現,中國共產黨人能不能繼續自覺自省地掃除“四風”之弊,在俯下身子與勤接“地氣”中站穩群眾立場?
答案是肯定的。
治標:扭住“四風”不放松
“北京359107名黨員領導干部作出了會員卡零持有報告 ”、“重慶市第一批活動單位壓縮‘三公’經費38.4% ”、“發改委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46項”、“教育部叫停全部出國考察團組”,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落實惠民政策縮水走樣問題,全國31省區市兩批活動單位查糾城鄉低保錯保漏保問題共涉及十多萬人……
“現在中秋國慶公款送月餅、節禮,元旦春節印發賀年卡、送年禮少了,‘舌尖上的浪費’、‘會所中的歪風’基本絕跡了”,不少網友在網上發出這樣的感慨,中央從小處、從細處問題抓起,一項一項抓牢,一步一步深入,黨風政風明顯好轉,教育實踐活動帶來了新變化,新氣象。
一年多以來,“文件多、會議多、簡報多”,“考核檢查多、評比表彰多”,“三公經費收支不清”、“違規出國出境現象混亂”、“樓堂館所超標”“群眾辦事行政審批效率不高”……針對這些問題,各單位主動回應,向問題開刀。
一個個整頓作風的禁令出臺,一件件民心工程的實施,一條條整改措施的落實,讓人民真切感受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風正氣。
治本: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集中教育畢竟時間有限,不可能把所有問題都一蹴而就地解決了,很多工作還要靠持之以恒的努力來推進。即使有的單位問題不多、解決得不錯,但隨著形勢任務發展,新情況新問題總會不斷出現,因此建章立制同樣要抓得很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強調建立長效機制的重要性。
要確保活動不是走過場、不是“闖關”、不是“一陣風”,還需制度保證。
一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各單位把中央要求、群眾期盼、實際需要、新鮮經驗緊密結合起來,制定和完善配套制度進行承接,防止“四風”問題反彈,使得聯系群眾、服務群眾逐步成為黨員干部的習慣和常態,贏得廣大人民群眾越來越多的認可。
“打鐵還需自身硬”——思想作風規范引導機制初步形成。鄧小平同志曾說,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必須通過制度約束來培育黨員干部理想信念、黨性觀念、宗旨意識,引導黨員干部保持堅定的政治定力、鮮明的群眾觀點和優良的思想作風,建立健全促進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圍繞作風問題,通過整改落實找漏洞、補籠子,跟蹤做好各項制度的“立、改、廢”工作,初步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改進作風的制度體系。甘肅結合教育實踐活動,對以文件形式發布的716件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進行了集中清理,廢止254件,宣布失效104件,繼續有效358件。四川吸收利用改進作風和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出臺《關于建立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從制度層面對深化作風建設、強化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監督作出了系統設計和長效部署;黑龍江制定下發了《加強專項治理和制度建設的實施方案》,提出了加強7項專項治理和健全完善12個方面制度機制的工作任務,根治存在的“四風”頑疾。
“作為參加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縣級單位,被群眾譽為‘現場直播版’,必須在長效機制上好‘制度課’,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向廣大群眾交上一份合格答卷。”葫蘆島市連山區委書記郝建軍深有感觸的說。
在中央黨校教授辛鳴看來,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活動把群眾路線的理念變成我們的行為、意識、原則,變成政黨的長期常態行為。要以永遠不斷前行的態度貫徹群眾路線,強調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要更加重視狀態和過程。把這種過程變成常態行為,就會成為體現社會進步和群眾路線的結果。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密切聯系群眾機制日趨健全。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我們干任何一項事業,如果失去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那么最終將一事無成。“這次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推動長效制度建設方面最顯著的成績,就是在全黨鮮明地樹立了‘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的科學理念,”國防大學教授季明分析指出。
不久前,中央專門印發了《關于完善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的意見》,正式把對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變成硬性的制度規定。全國總工會以“創三型工會、建職工之家、做職工娘家人”為載體,進一步完善調查研究、基層聯系點、定期接待職工來訪、與群眾談心、征求群眾意見等制度規定,打通聯系職工“最后一公里”。陜西針對性建立《關于建立省、廳級領導干部經常聯系群眾制度的意見》等三項制度;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密切聯系師生,暢通師生訴求反映渠道,修訂校長信箱管理辦法,打造全新“校長信箱”。
面對新媒體時代的黨群工作的新特點,各地還創新網上留言板、政務微博等問政形式,搭建了一個個黨群溝通交流的網上平臺。據統計,僅群眾路線網開辦的群眾留言板欄目,就收到群眾留言28萬多條,各單位各部門暢通與群眾溝通交流機制,使8萬多條群眾訴求得以及時回復。
“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服務群眾、維護群眾利益成常態。對于黨員干部來講,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千方百計辦好民生實事,真心實意解決民生難事,把一切工作建立在群眾滿意的基礎之上。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一年以來,基層鮮活生動、各具特色的群眾工作制度創新層出不窮。在群眾路線網開展的群眾工作典型征集展示中,諸如大同煤礦集團“一站兩會一中心”構建惠民大工程、上海市信訪辦創新人民建議征集制度、如皋推行“一中心三理五制”模式構建服務群眾長效機制、黑龍江龍江縣一平臺一機制等,數千個蘊藏著豐富實踐的案例鮮明反映了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各地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在推動黨政機關作風轉變的成功實踐。
對此,全國黨建研究會特約研究員、北京市委黨校教授姚桓分析道,和以往作風建設、整頓相比,這次集中教育活動定位于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問題,運用群眾利益的協調機制把一個個群眾工作的制度條文相銜接配套,無縫對接,并使之執行下去,初步形成一個有目標、辦法、保證措施和反饋渠道的系統。
“把權力關在籠子里”——權力監督約束機制成效顯著。“沒有健全的制度,權力沒有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腐敗現象就控制不住。在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籠子扎緊一點,牛欄關貓是關不住的,空隙太大,貓可以來去自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調研指導教育實踐活動作出明確指示。
河北為進一步提高制度的針對性和規范性,解決好“牛欄關貓”問題,對特別容易出問題的“風險點”加強監督機制建設,重點抓好用人權、資金管理權和分配權等方面的建章立制。吉林先后出臺了《關于建立強化工作落實長效機制的意見》等7個制度文件,就解決干部不作為、工作不落實問題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具體規定。國家海關總署相繼出臺了《海關規制自由裁量權辦法》等制度,進一步加強對海關自由裁量權的規制,對裁量權行使監督等方面做出了嚴格規定。
此外,各級地方還陸續建立對干部的監督考核機制,把考核結果作為干部評先評優、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很多地方官員坦言:“現在不用領導督促,我們也會主動走到群眾中去,與群眾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群眾關心的一個焦點是,能不能動真格解決黨員干部權力使用上存在的實際問題?
一位基層官員的話頗能代表官員群體的心理變化:“我們現在是在顯微鏡下工作,不敢有絲毫懈怠。”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永葆制度的生命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央下決心抓“四風”問題,特別強調要建立和執行制度,而且要常抓不懈。制度的生命力在執行,有了制度沒有嚴格執行就會形成“破窗效應”。正如培根所說:“有制度不執行,比沒有制度危害還要大。”制度執行的好壞直接關系著黨在群眾心中的形象好不好、黨的執政根基牢不牢、黨和國家事業的興衰成敗。
“制度科學規范、系統完備內涵很豐富,但最為突出是制度的有效運行,衡量標準就是制度的剛性和嚴肅性。必須建立制度的‘高壓線’,讓黨員干部不良行為觸線后馬上就會灰飛煙滅,這樣才能真正彰顯制度的剛性。”辛鳴明確提出。
當前,全黨深入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進入收尾階段,必須要使長效機制真正符合基層實際需要,確保各項制度規定管得住、行得通、用得好,為推動群眾路線深入貫徹和長期實踐提供堅實的制度保證。真正讓這場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成為制度建設的組成部分,在全黨建立起經常性的教育引導機制、常態化的聯系服務機制、縱深性的利益協調機制以及全方位的懲防監督機制,實現黨的群眾路線的制度升華。